2025年第26届世界肺癌大会(WCLC)于9月6日在西班牙巴塞罗那正式拉开帷幕。由国际肺癌研究协会(IASLC)主办的大会汇聚临床医生、研究人员和行业领袖,共同探讨肺癌治疗与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会议将围绕胸科肿瘤学前沿议题设置多场专题研讨、成果展示与交流对话,为全球专业人士提供分享知识、把握趋势、共同探索肺癌诊疗创新方案的重要平台。
世易医健(eChinaHealth)已获得WCLC官方认证新闻媒体资质,将为中国读者及时深度报道WCLC会议的最新进展。敬请关注我们的跟踪系列报道,一起见证这场科学与智慧的盛会,探索肺癌治疗的新篇章!
世易小编带您逛现场
展开剩余91%今日精选
IASLC杰出贡献奖
新型抗体-药物偶联物iza-bren在EGFR突变NSCLC患者中显示出令人鼓舞的疗效
Iza-bren联合奥希替尼治疗EGFR突变非小细胞肺癌的II期研究达到了100%缓解率
COMPEL研究:奥希替尼联合化疗改善了一线奥希替尼治疗后出现耐药的EGFR突变NSCLC患者的PFS
CheckMate 77T研究:纳武利尤单抗在可切除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维持生活质量并减少症状恶化
研究验证了AI肺癌风险模型Sybil在城市安全网医院以黑人为主人群中的适用性
IASLC杰出贡献奖
9月6日在IASLC 2025 WCLC颁奖午宴上,IASLC宣布了各项最负盛名的奖项获奖者。
以下内容来自9月6日官方新闻发布会
新型抗体-药物偶联物iza-bren
在EGFR突变NSCLC患者中显示出令人鼓舞的疗效
方文峰教授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方文峰教授在新闻发布会上报告了新型抗体-药物偶联物(ADC)iza-bren(BL-B01D1)的研究结果,iza-bren在既往接受过治疗的EGFR突变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中,显示出令人鼓舞的安全性与疗效。
Iza-bren是一款潜在全球首创的双特异性抗体偶联药物(ADC),其载荷为拓扑异构酶1抑制剂,可同时靶向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3(EGFRxHER3)。本次研究中,共纳入来自两项I/II期研究的171例经治EGFR突变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第1天和第8天给予iza-bren 2.0、2.3、2.5、3.5 mg/kg治疗(D1D8 Q3W),每3周为1个周期,或者第1天给予iza-bren 4.5、5.0、6.0 mg/kg治疗,每3周为1个周期(D1 Q3W)。
在2.5 mg/kg剂量组,总体患者人群的客观缓解率(ORR)为56.2%,确认的客观缓解率(cORR)为48.8%,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为6.9个月,中位总生存期(mOS)为24.8个月。有50例患者为TKI经治且未接受过化疗,Iza-bren单药治疗的ORR达到66.0%, cORR为56.0%,mPFS为12.5个月,中位缓解持续时间(mDOR)为13.7个月,中位总生存期(mOS)尚未达到,12个月总生存率为80.3%。
大多数3级及以上不良事件主要是血液学毒性,通过标准支持治疗能够得以有效控制。仅观察到1例1级间质性肺病(ILD)(发生率0.6%)。未发现新的安全性信号。
方教授指出:“研究数据表明,iza-bren有望成为EGFR TKI经治的晚期EGFR经典突变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一种新的治疗选择。目前,iza-bren单药用于三代TKI进展后EGFR突变NSCLC的Ⅲ期注册研究已在中国启动。”
Iza-bren联合奥希替尼治疗EGFR突变非小细胞肺癌的II期研究达到了100%缓解率
周斐教授
上海东方医院
周斐教授在新闻发布会上报告了一项II期研究结果,新型双特异性抗体-药物偶联物(ADC)iza-bren(BL-B01D1)联合奥希替尼在一线治疗EGFR突变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中,达到了100%的客观缓解率(ORR)。
这项研究共纳入154例既往未接受系统治疗的EGFR突变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接受不同剂量的iza-bren联合奥希替尼治疗。iza-bren的给药方案为第1天和第8天给予iza-bren 2.2、2.5、2.75 mg/kg治疗,每3周为1个周期,或者第1天给予iza-bren 4.0、4.5 mg/kg治疗,每3周为1个周期。主要研究终点是II期研究推荐剂量(RP2D)和ORR。
40例患者接受iza-bren 2.5 mg/kg联合奥希替尼治疗,ORR为100%,确认的ORR(cORR)为95%。有2例患者肿瘤缩小达到PR,还未到下一次肿评的确认时间。12个月的无进展生存率(PFS)为92.1%,12个月总生存率(OS)为94.8%。在分析时中位缓解持续时间 (DOR)尚未达到。
“研究结果表明,该联合治疗策略可能为EGFR突变NSCLC患者提供一线治疗的新的选择,”周教授表示,“该治疗方案在安全性方面也是可控的。”
大多数3级及以上不良事件主要是血液学毒性,通过标准支持治疗得以控制。报告了2例间质性肺病(ILD)(1.6%;1例2级,1例3级),未发现新的安全性信号。
“iza-bren联合奥希替尼在一线EGFR突变NSCLC患者中,显示出令人鼓舞的疗效和可控的安全性,”周教授总结道,“目前,iza-bren 2.5 mg/kg D1D8Q3W联合奥希替尼一线治疗晚期EGFR突变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3期研究正在中国开展。”
COMPEL研究:
奥希替尼联合化疗改善了一线奥希替尼治疗后出现耐药的EGFR突变NSCLC患者的PFS
Giulia Pasello副教授
意大利Veneto肿瘤研究所
COMPEL试验最新分析表明,在奥希替尼一线治疗中出现非中枢神经系统(CNS)进展的EGFR突变(EGFRm)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继续接受奥希替尼联合铂类化疗可改善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
COMPEL研究是一项全球性、随机、双盲试验,在奥希替尼一线治疗中出现非CNS进展的成年患者按1:1随机分配,接受奥希替尼80mg每日一次或安慰剂每日一次联合铂类-培美曲塞化疗(顺铂75 mg/m²或卡铂AUC5 + 培美曲塞500 mg/m²,每3周一次,共4周期),随后继续接受奥希替尼80mg每日一次或安慰剂每日一次联合培美曲塞维持治疗(500 mg/m²,每3周一次),直至疾病进展或达到其他终止标准。
研究显示,与安慰剂联合化疗相比,继续使用奥希替尼联合铂类-培美曲塞化疗可改善患者的PFS(HR:0.43;95%CI:0.27–0.70),奥希替尼联合化疗组的中位PFS为8.4个月,而安慰剂联合化疗组为4.4个月。奥希替尼联合化疗组的中位总生存期(OS)为15.9个月,安慰剂联合化疗组为9.8个月(HR:0.71;95% CI:0.42–1.23)。
"这些结果表明,对一线奥希替尼的耐药性可能具有异质性,部分肿瘤细胞对持续治疗仍保持敏感。"主要研究者、意大利维内托肿瘤研究所的Giulia Pasello副教授表示,"联合治疗的安全性和耐受性特征可控,与奥希替尼和化疗药物已知的安全性特征一致。该发现也与FLAURA2研究结果一致,后者显示一线奥希替尼联合化疗具有获益。该试验支持奥希替尼作为此类情况下的主要治疗策略。"
Pasello副教授总结道:“这些结果可能有助于指导治疗决策,并强调了靶向治疗进展后EGFRm晚期NSCLC患者个性化策略的重要性。”
CheckMate 77T研究:
纳武利尤单抗在可切除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维持生活质量并减少症状恶化
Jonathan Spicer, MD
美国麦吉尔大学健康中心
根据Ⅲ期CheckMate 77T试验的分析表明,对于可切除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包括III期N2疾病患者),围手术期纳武利尤单抗治疗不会对健康相关生活质量(HRQoL)产生负面影响。
研究采用患者报告结局(PRO)指标,如NSCLC症状评估问卷(NSCLC-SAQ)和EQ-5D-3L视觉模拟量表(VAS),按淋巴结状态和手术结局评估HRQoL。患者接受新辅助纳武利尤单抗联合化疗或安慰剂联合化疗,随后进行手术及辅助治疗。
“在治疗期间及治疗后维持生活质量至关重要,这些结果表明围手术期纳武利尤单抗既支持生存也保障患者福祉,”美国麦吉尔大学健康中心Jonathan Spicer, MD表示。
除术前及术后外,各淋巴结状态组的患者报告问卷完成率均超过90%,且各治疗阶段的生活质量总体得以保持。
Spicer博士指出,在Ⅲ期N2 NSCLC患者中,纳武利尤单抗降低HRQoL恶化风险 vs 安慰剂:NSCLC-SAQ HR=0.45(95% CI:0.26–0.79),EQ-5D-3L VAS HR=0.53(95% CI:0.31–0.92)。
“这些获益扩展至接受单肺叶切除或完全切除的患者,” Spicer博士总结道,“这些发现进一步支持围手术期纳武单抗,作为符合条件的可切除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包括 III 期 N2 疾病患者)的有效治疗选择。”
研究验证了AI肺癌风险模型Sybil
在城市安全网医院以黑人为主人群中的适用性
Mary Pasquinelli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癌症中心
一项新研究验证了深度学习人工智能模型Sybil在以黑人为主人群中预测未来肺癌风险的有效性。该研究由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UIC)的学术健康机构——伊利诺伊大学医院与临床中心(UI Health)开展,重点验证了Sybil在种族和社会经济多元化患者真实世界临床环境中的卓越表现。Sybil实施联盟由UIC、麻省总医院布莱根医疗中心、Baptist纪念医疗保健集团、麻省理工学院和WellStar健康中心组成。
此前美国的Sybil验证研究队列中白人占比超过90%,而本次分析聚焦于62%参与者为非西班牙裔黑人、13%为西班牙裔、4%为亚裔的人群。该模型在单次低剂量CT(LDCT)扫描后长达六年的肺癌风险预测中展现出较高的预测准确性。
"本研究证实Sybil在种族和社会经济多元化环境中表现良好,支持其在肺癌筛查中更广泛的应用,"主要研究者、UI Health肺筛查项目主任、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癌症中心Mary Pasquinelli护士表示,"该模型有望成为改善早期检测和解决肺癌结局差异的有效工具。"
Pasquinelli及其团队评估了UI Health 2014至2024年间肺癌筛查项目的2,092例基线LDCT扫描,其中68例患者被确诊为肺癌,随访时间范围为0至10.2年。
研究发现Sybil在1-6年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表现如下:
· 0.94(1年)
· 0.90(2年)
· 0.86(3年)
· 0.85(4年)
· 0.80(5年)
· 0.79(6年)
肺癌筛查模型的AUC值为0.94,意味着该模型有94%的概率能正确判断:随机选择的未来患癌患者风险,高于随机选择的近期未患癌患者。
“在仅纳入黑人参与者及排除筛查后三个月内确诊癌症的病例后,结果仍保持稳健。”Pasquinelli总结道,“该研究证实了Sybil的临床泛化能力,提示该模型在种族等因素方面可能不存在偏差,在代表性不足人群中同样表现优异。Sybil实施联盟将推进前瞻性临床试验,将Sybil整合至真实世界临床实践中。”
发布于:山东省卓信宝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